(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曹德旺,離鄉與返鄉
  在這批和曹德旺同齡的小伙伴中,很多人到了國外,生活還算富足。留在村裡的,已經開始領取曹德旺每年幾次的紅包。跟曹德旺一起在行業內打拼的極少
  本刊記者/唐磊(發自福清市高山鎮)
  農曆馬年正月初一,曹德旺像往年一樣帶著位司機如期回到家鄉福清市高山鎮曹厝村拜年,在村裡的劇院里,幾乎全村都會到這和他喝茶聊天,常常要擺二十桌。
  拜年的主題離不開村裡老少感謝曹德旺對家鄉的關照。他確實捐了很多錢。劇院和劇院兩側的祠堂、敬老會,都是他捐建的,這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敬老會會長曹代建負責張羅前後,陪著曹德旺,就像當年大雨後一起去河邊抓魚時一樣。
  那年曹代建8歲,曹德旺13歲。每逢下雨,村邊農場河水溢出,帶來很多魚,曹厝村的小伙伴們成群地去抓魚,常常一抓就是上百斤。
  村裡一般都是種田,做小生意沒幾個
  在福清市高山鎮曹厝村,德字輩現在是村裡輩分最大的。這個輩分的老人有十餘位,68歲的曹德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春節前,曹厝村敬老會給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發1200元,一共發了110多位。其中一位90歲的村民領到3000元。重陽節,50歲以上的村民可以領到錢,每人600元。
  “誰家裡困難,經過村裡敬老會評估,也會有扶貧款,前年扶貧款總共發了十多萬元。”曹厝村敬老會會長曹代建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錢都由曹德旺叔叔出。”
  63歲的曹代建在私下也一直稱曹德旺“叔叔”,按族譜,德字輩之後就是代字輩。而輩分更小曹理全則叫曹德旺“叔公”。
  解放前,曹德旺的父親曹河仁回到高山鎮曹厝村時,村裡人都叫他“三叔公”,從來沒有人叫過曹父的名字。族人尊敬曹父,不僅因他輩分大,更重要的是他見過世面。
  “他們家對人很好。他爸爸很聰明,講話很有道理。”59歲的曹理全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下雨不出工時,大家圍在一起聊天,他爸爸勸人不要欺負人,要善待人。他爸爸算村裡見過世面的,思想比較先進。”
  曹父年輕時在上海當學徒,曾一步步做到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股東。回高山鎮定居時,運財產的船沉了,所剩無幾。但回到曹厝村時,依然買地蓋房。
  曹厝村90號,是曹德旺家1948年建的祖屋,占地約一畝多,當時是村裡最大的房子,方方正正的建構,現在已經貼上灰色的防火外牆和琉璃瓦。房屋周圍都是剛鋪的水泥,這是村裡剛剛做好的下水工程,以便廢水都排入下水道。
  “以前這棟房子,算是高檔的。這種建築格局,在解放前叫半洋房,只有有錢人才蓋這種房子。”曹代建指著周圍的房子說。周圍沒有推倒重新蓋的民居,確實和90號有很大不同。
  曹代建行二,家裡和曹德旺一樣都是三兄弟。兩家住的不算近,但曹代建奶奶和曹德旺家關係很好,每天他都隨哥哥去叫曹德旺兄弟,一起從村裡步行五六分鐘去高山小學上學。
  曹德旺方臉,小時候就長得壯壯的。當時村裡人說,三叔公不擅長種地。由於家境困難,曹德旺14歲就輟學了。
  曹代建到鎮里的福清第五中學上中學,但文革開始後,學校沒人教課,兄弟們都回到村裡種田。家裡勞力多,曹代建家一年能分到一百多元,收入還算可以。
  和曹厝村的很多居民一樣,曹代建和曹理全一直都在種地,水稻、花生、地瓜,能長成賣錢的都種,從人民公社時期到包產到戶。
  曹德旺輟學後一直在做小生意,從賣煙絲開始,後來到福清市區拉水果,拉到高山鎮批發給水果攤。“做小生意比種地好,曹德旺有做生意的頭腦。”曹代建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那個階段他也比我們好。村裡面一般都是種田,做小生意沒幾個。”
  現在村裡的地大多都荒著沒人種,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曹理全這代上了年紀的人還堅持種地。
  各走一邊
  高山鎮離平潭島不算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曹代建和曹理全也慢慢開始做起生意,他們常常挑著籮筐,坐兩個多小時的汽車,到平潭批發海鮮,每次一百多斤,挑到高山鎮市場賣,春節期間,螃蟹總是最好賣的。他們對水潮掌握很準,每次總能在漁船回港的兩小時前到海灘上等貨。
  曹代建和曹德旺的弟弟一起嫁接種過西紅柿、西瓜,這些作物都比水稻賺錢。而曹理全一直記得曹德旺那段時間在嫁接樹苗、種白木耳。曹德旺曾對媒體表示,將白木耳賣到江西賺的一千多塊,是“人生第一桶金”。
  1983年10月,曹德旺已經承包了高山鎮的異形玻璃廠。那段時間,曹代建和一些曹厝村的村民從村裡步行七八分鐘到玻璃廠工作,但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只能做一些擦玻璃等零活。1987年工廠盈利500萬元,工廠也搬到了福清。
  1989年,國家提出進口汽車部件國產化,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參股福耀玻璃9%股份。
  1988年,曹代建動了出國的念頭。
  福清是僑鄉,早年闖南洋、去日本的大有人在。1988年,又是一波出國潮,大多是去日本投靠親戚。
  第一次,曹代建托親戚為他辦赴日留學,沒有成功。1992年,通過日本餐廳的工作聘請,曹代建花了七萬元出國成功。那年曹代建42歲。在此前一年,曹德旺的福耀玻璃發行股票。
  在東京,日本人開的餐館里,曹代建負責燒制中國菜餚。在曹厝村,平時辦紅白宴,曹代建都是掌勺的廚子之一。
  曹代建按閩菜的做法,將魷魚改刀切花,放入沸水裡焯一下再清炒,又香又脆,捲起的魷魚很受顧客歡迎。“閩菜的荔枝肉,日本人也愛吃,他們可能愛吃甜的。”現在曹代建提起這些依然很興奮,“我們把豬肝切得薄薄的,用地瓜粉腌一下再炒,很脆,日本人也不會。”
  從第一個月的十多萬日元薪水做起,一年後,曹代建的月薪提為28萬日元,最終逐步加到36萬日元,升為廚師長。
  1993年,曹代建將妻子和三個孩子都帶到日本,一共花了五十多萬元。孩子們都半天上課,半天在餐館里打工。大兒子的菜炒得也不錯,做菜速度也比曹代建快。
  這一年,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曹理全仍留在村裡種地,供養自己的孩子們念書。
  2000年,曹代建在東京六本木開了自己的餐館龍華樓,雇了十多名員工,店里有60個座位,24小時營業。另外花了一千多萬日元在新宿買了一套三室一廳。
  在日本居住10年後,2003年,曹代建拿到了日本永久居留權,但他沒有選擇日本國籍。“按規定,日本國籍在中國只能待三個月,就要回日本,中國護照隨時可以來去。”曹代建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不選擇日籍的原因,“我的店24小時營業,兩班倒,兒子讓我回來享受,但現在我去做還是可以做的。”
  在這期間,曹德旺帶領福耀玻璃贏得中國汽車玻璃市場70%的份額,併進入國際汽車玻璃市場。2001-2005年,曹德旺花了一億多元,相繼在美國、加拿大的兩個反傾銷案中勝訴,成為第一家狀告美國商務部並最終獲勝的中國企業,舉世矚目。
  他和村裡的聯繫更多是通過一筆筆的捐贈
  在日本期間,曹代建每兩三年都會回曹厝村一次,每次待十多天,但都沒見過曹德旺,他知道叔叔生意做得很大,很忙。
  2010年,曹代建帶著妻子和孫子回曹厝村定居。
  那時曹厝村的敬老會沒有了,曹德旺想重組敬老會,他邀曹代建幫忙。2011年1月,曹厝村敬老會開始重組。曹德旺信佛,高山鎮的香燈寺和相鄰的崇恩寺都是他捐修的寺廟。
  “他拍拍我肩膀說,代建,我出大錢,你們在海外的人都要幫忙。”曹代建回憶說,“我說,可以啊,我們出力、出小錢。”
  公開資料顯示,從1983年曹德旺第一次捐款開始,其個人各類捐款已達50億元。2010-2011年4月捐款就達12億元。曹厝村的老人會,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項,他更多的是想讓鄉親們在工業不發達的高山鎮生活得好一點。
  2012年正月十四,曹德旺邀曹代建、曹理全等負責敬老會的成員到自己的豪宅做客,就是那座耗資七千多萬,占地六千多平方米的房子。
  家宴邀請來十餘人參加,曹德旺拿出茅臺酒讓大家喝。在座的晚輩們怕他喝多,不讓他每杯幹完,他堅持要喝乾。席間,曹德旺給大家講了自己的計劃,他想把祠堂周圍的老房子全買下來,將現在的祠堂擴大面積重建。在座的人說那得花好多錢,曹德旺說,錢我出,又不是你們出。
  “我們喝了好幾瓶,他說這酒在外面你們買不到。”曹代建回憶說,“他交待,村裡只要有病有困,敬老會必須第一時間把錢送去。錢都由曹德旺叔叔出。”
  曹德旺還計劃將曹厝村推倒重建,集市建在村中心,圍繞著集市建民居和商鋪,讓每家都有商鋪。目前曹厝村建築占地50畝,空地150畝,180多戶,600多人,海外有幾十戶。這項計劃當時預算超過10億元。
  敬老會用幾個月時間安排人為每家量地丈屋,但最終沒有實施。“有的人房子多,想在重建時全部換成商鋪,很難分配,沒法弄。”曹理全說。
  現在再進曹厝村,見不到幾個人,很多民居都推倒了舊屋蓋成四五層的新房,這些大多都是有海外關係和生意人的房子。一直留在村裡的人,至今仍靠種地生活,曹理全就是如此。他現在種些花菜、白菜賣,但成本太高,還招來鳥吃,不划算。小兒子去年考上了大學,是他最大的驕傲。
  曹理全以前去公司里找過曹德旺,在傳達室里,保安給曹德旺打電話,直到曹理全報出自己的小名,曹德旺才想起他是誰。見面後,曹德旺將自己電話號碼留給曹理全,讓他有事可以直接打電話。
  村裡更年輕的人,曹德旺大都不認識了,他和村裡的聯繫更多是通過一筆筆的捐贈。
  曹代建和妻子在曹厝村居住,陪孫子念書,每年去日本一次,待一個月。他被曹德旺任命,將給村裡的捐款一一落實,平時通過電話和微信同曹德旺交流。
  在這批和曹德旺同齡的小伙伴中,很多人到了國外,生活還算富足,現在大多開始享福。留在村裡的,已經開始領取曹德旺每年幾次的紅包,如果有困難,還能得到援助。跟曹德旺一起在行業內打拼的極少。★  (原標題:曹德旺談"第一桶金":是賣白木耳賺的一千多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u07aufav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